查看原文
其他

中美气候特使见面:合作可以,但美国首先要拿出足够的诚意

张思南 直新闻 2021-11-15
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据中国生态环境部11月4日消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期间,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中国COP26代表团团长、中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与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就中美如何应对气候变化议题展开对话交流。



此前,克里分别于2021年4月与9月两次访华,展现出美方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与中国合作的积极意愿。对此,中国政府也予以了积极回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9月对克里表示,“应对气候变化是中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与此同时,中方也强调,两国间气候方面的合作不会脱离中美关系大的方向上的摩擦而单独进行。

 

有意思的是,据美国《华盛顿邮报》10月26日报道,美国总统拜登的助手们因气候问题在中国政策上爆发严重分歧,“目前互相之间关系紧张”。

 

此前,《直新闻》在新闻评论中指出,中方一直在强调中美合作是双赢的,而目前来看,气候合作可能是两国间最有可能实现的,也是最具双赢效益的领域之一。



有意思的是,气候问题在中国多少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2010年,丁仲礼院士让国人模模糊糊有了个概念,那就是发达国家希望通过限制碳排放权来限制中国的发展权,而中国要发展,不要被限制碳排放。


这一概念是如此的深入人心,以至于中国社会普遍有一种共识,即中国作为新兴的工业发展国家,和美国这种老牌的早已完成工业积累的发达国家,在气候问题上是“天然的敌人”。

 

的确,限制碳排放,会为基于传统能源的工业发展套上枷锁。但反过来,对于基于新能源的工业发展而言,则无异于大开方便之门。


以风能发电为例,2008年,中国总量全球第五,略高于英国,低于印度,仅为美国的不到四分之一。而到2016年,中国一举超越美国,此后一直处于全球第一的位置。


2018年,中美两国风能发电量加起来,比全球所有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高出四分之一。中美当前虽然在人均碳排放等议题上还存在某种分歧,但相较于任何其他国家而言,在减排和发展新能源等领域,两国早已处于事实上的“利益同盟”。



甚至有观点认为,或许气候问题、碳排放以及发展新能源产业,将是自传统的经贸压舱石之后,解决当前中美结构性困境的又一把钥匙。

 

然而这一切,并不是没有条件的,更不能以美国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要以信任为前提。美国寻求与中国在气候方面进行合作,中国自然表示支持,但首先美国要拿出足够的诚意。


作者丨张思南,直新闻主笔,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排版丨张静


本文章版权属于“直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